大庆市团委在社会建设与管理工作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,其独特的做法受到了团中央的高度认可。那么,这些做法究竟有哪些值得关注的亮点
战略部署成效显
大庆市委在社会建设与管理创新方面制定了总体计划,其中,大庆团市委作为全市“枢纽型”社会组织试点,正执行“联系、联合、联动”的三阶段战略。近期,该组织已与564个青年自发组织建立了稳固的联系,覆盖了约13万名青年,并在这些组织中建立了32个团支部,共举办了260多次活动。这些具体数据有力地证明了该战略实施所取得的积极成果。
联系自组多举措
青年自组织在虚拟和网络空间中表现活跃。在大庆团市委试点阶段,该组织通过传统媒体发布消息,以寻找青年自组织,并邀请具有影响力的个人进行牵线搭桥共青团大庆市委员会,同时主动参与他们的活动。不久之后,近500家青年自组织与团市委建立了联系,其中一些公益性质的青年自组织与团市委建立了深厚的友谊,为未来的合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
解决需求赢支持
团市委以青年自组织的需求为出发点,从细微处着手。他们积极协调,解决了会议场地、讲座举办以及活动设备供应等实际问题。2010年4月,团市委策划并实施了“美丽大庆·青春总动员”的青年自组织植树活动。在此过程中,城管委协助购置了价值超过10万元的树苗。活动吸引了40多个青年自组织、1000多辆车辆以及近2000名参与者,甚至有外地车友特地前来参加。
联合活动引热潮
2010年10月,由团市委牵头,与140家青年社团携手举办了“‘我的城市·我的家’2010年大庆青年社团嘉年华”系列文化活动。该活动共策划了包括百人街舞表演、航模展示在内的10项子活动,吸引了超过两万人的参与。同时,日本和韩国的无线电爱好者也通过无线电波传递了他们的祝福,使得活动的影响力得到了显著提升。
枢纽组织安家来
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与探讨,团市委成功举办了大庆青年自组织座谈会以及全市首个“枢纽型”社会组织的推选大会。该组织成功当选为全市首家“枢纽型”社会组织,为青年自组织在现实社会中找到了一个温馨的家园。同时,团市委还大力推荐青年自组织的负责人担任省市青联委员,超过十家自组织成为市青联的团体会员共青团大庆市委员会,从而有效提升了自组织的归属感和责任感。
保障发展聚力量
团市委成功创办了《新新青年》杂志,并建立了全国首个“新新青年网”,同时推出了11项重点服务计划。这些举措旨在保障青年自组织的良好发展,为大庆市提前五年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积聚了力量。团中央对该创新举措给予了高度认可。
您认为大庆市团委所采取的措施,对于其他地区的团委组织,能够提供哪些可参考的价值?